中国社会发展的缩影
“学习宣传《梁家河》”厂级优秀征文选登
中国社会发展的缩影
最近读了《梁家河》这本书,也在院聆听了陕西广播电台对于书中片段的朗诵,收益颇丰。《梁家河》不是一部大部头的书,全书165页10余万字,书中文字朴实,内容简明。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“我的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。不要小看梁家河,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”。
梁家河,陕西延安市延川县一个黄土高原的小山村,曾经贫穷落后的小山村,从1969年1月到1975年10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小山村插队,学习、成长、任村支书,正如他所说“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观念,形成的很多基本特点,也是在延安形成的。”从十五岁到二十二岁,在这个小山村里,习近平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成长,并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。
读了《梁家河》这本书,我也从中看到中国社会发展的过去、成长和未来。书中通过几个片段描述了梁家河的今天,也回忆了知青岁月和曾经贫穷的梁家河,缺衣少穿,以及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,但更多的是我在书中看到劳动人民在党组织带领下,辛勤劳动,努力改变环境的精神和行动,到今天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。这其实也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一脉相承,解放后,贫穷的中国在党的领导下,广大劳动人民卧薪尝胆,前赴后继,经过几代人努力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,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,今天就像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,中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,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距离实现越来越近,这是梁家河劳动人民的梦想,也是全体中国劳动人们的梦想,也是一定能够实现的梦想。
梁家河是有大学问的地方。在本书的第三章节中,通过随娃、铁锁、能人、黑子四个人的故事,给出了做人的原则,也给出了我们基层组织生活的工作原则和方法。随娃这一节中,借他之口谈到“一碗水端平,首先是做人问题。人有私心,一碗水怎么端也端不平,群众也不会信任你。一碗水端平,还要有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,要让大家都能接受才行。”我想这就是基层工作原则。铁锁这节,让我们明白学习知识,成为要行动的巨人,通过 “干”改变生活条件。能人这一节,告诉我们能人在群众中,我们要寻找,发现能人,给能人条件搭台子让他们干事,要想办法巧干加实干,而不能苦干。黑子这一节,提出的“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”这一清晰、质朴、明确的要求,这也与我党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一致,也是党基层工作的根本。
梁家河是有大学问的地方,《梁家河》是有大道理的书。这是我的一点心得。(黄小军)